系所介紹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創立於1981年,並於 1988 年起招收博士班研究生。1992年時成立資訊工程學系大學部,在資訊科學的教育與研究上提供了完整的系統 。目前我們有445位大學部學生,247位碩士班研究生,93位碩士在職班學生,以及97位博士班研究生。至2014年止已有1399位大學部學生,1291位碩士班研究生,240位碩士在職班學生,以及157位博士班研究生從本系畢業。 在教職員生及歷屆系友的努力之下,教師與學生獲得的榮譽及獎項的數目與日俱增,已發展成國內研究型大學中一個具有特色及聲譽的系所。
系所宗旨
科技發展能力是構成國家總體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資訊科技又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科技項目之一。近年來,以資訊電子為主的資訊工業已逐漸取代傳統產業,在世界市場中取得領先之地位。資訊工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專業人才的培育及高等資訊技術的研發,而這兩項任務的達成,則是大學教育的重要責任。因此,本系設立宗旨:
- 培育具有開創性之資訊人才
- 訓練具有專業性之技術人才
- 研發具有前瞻性之資訊科技
本系所設立宗旨即以秉持學術獨立、傳授新知及承先啟後之態度,執行以培育人才及研發、傳承資訊科技之任務。
教育目標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大學部:
- 訓練獨立思考之專業能力
- 養成團隊合作之互助精神
- 建立開放多元之學習態度
- 培養服務關懷之人文素養
- 拓展創新前瞻之國際視野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
- 培養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之專業能力
- 養成專案開發及溝通協調之能力
- 建立開放多元之終身學習態度
- 拓展創新前瞻之國際視野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班:
- 陶冶全方位資訊科學之專業知識
- 訓練尖端資訊科技之專業能力
- 養成跨領域專案開發及溝通協調能力
- 建立開放多元之終身學習態度
- 拓展創新前瞻之國際視野
國立中央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
- 培養運用軟體工程研發軟體之專業能力
- 養成跨領域專案開發及溝通協調之能力
- 建立開放多元之終身學習態度
- 拓展創新前瞻之國際視野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培養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之專業能力
- 養成跨領域專案開發及溝通協調之技能
- 培育具備創意性軟硬體整合能力之人才
核心能力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大學部:
- 數理邏輯能力
- 實作與驗證能力
- 資訊技術應用之能力
- 組織表達能力
- 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 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 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 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資訊工程專業知識
- 資訊應用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 組織表達能力
- 創新及獨立思考之能力
- 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 瞭解資訊潮流與國際趨勢
- 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 終身學習與自我成長之能力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班:
- 發掘、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 資訊工程專業知識
- 組織表達能力
- 創新及獨立思考之能力
- 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 洞察資訊技術潮流與國際趨勢
- 專案規畫與管理之能力
- 終身學習與自我成長之能力
國立中央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
- 軟體工程規畫與管理之能力
- 資訊應用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 組織表達能力
- 創新及獨立思考之能力
- 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
- 瞭解資訊潮流與國際趨勢
- 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 終身學習與自我成長之能力
系所歷史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首先設立於1981年,1988年復設置博士班以延續培植高階之研發人才及教育師資。1992年正式成立大學部,培育資訊基礎教育人才,而至此始建構出本系完整的資訊科技教育體系。1996年大學部增為雙班,以因應產業界對資訊人才的高度需求。2001年配合教育部政策,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提供資訊科技人員或資訊電腦教育人員繼續在職進修之管道,藉此以提昇國內資訊科技產業及教育之競爭力。2005年復配合經濟部提昇國內科技產業競爭力政策,設置「嵌入式系統產業研發碩士專班」,使學校教育與產業界得以更緊密的結合。之後,復有鑒於台灣軟體產業缺乏應用軟體工程技術與軟體程序管理方法,致未能有系統的培訓台灣高質量軟體人才,遂於2006年成立國內第一所軟體工程研究所。該所於本校規劃之一系多所發展政策下,除了在共有師資、空間、設備之資源下,配合資訊工程學系制訂之教育目標與研究發展,同時,亦積極發展軟體工程研究所應具有之教育特色與任務。
資工系歷任系主任
112年 孫敏德 教授
109年~112年 蘇柏齊 教授
106年~109年 許富皓 教授
103年~106年 張嘉惠 教授
100年~103年 吳曉光 教授
97年~100年 蘇木春 教授
94年~97年 洪烔宗 教授
91年~94年 陳國棟 教授
88年~91年 李允中 教授
86年~88年 許健平 教授
83年~86年 范國清 教授
82年~83年 劉寶鈞 教授
81年~82年 黃為德 教授
資工系歷任副系主任
112年8月~ 陳弘軒 副教授
109年8月~112年7月 張貴雲 教授
106年8月~109年7月 蘇柏齊 教授
102年2月~106年7月 孫敏德 教授
98年7月~102年1月 張嘉惠 教授
辦學特色
- 必、選修課程各安排一名課程助教,另必修課程各有一名博士班研究生助教。
- 開設「資訊工程概論」,介紹四大研究學群之相關研究、知識背景、發展方向及相關產業。
- 針對大學部開設「機器人與程式設計」,以及在大一「計算機概論」課程中引進自走車平台,增加大學部學生實務課程設計,培養學生軟硬體整合之初階能力。
- 自行設計開發模組化軟硬體實驗平台,提供「數位系統實驗」、「嵌入式軟體」、「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使用。
- 學期中對學習表現不佳的學生則安排相關之預警機制。
- 每學期期末辦理教學評量之調查問卷,統整意見後,分析需要改善之項目,提供老師課程改善建議。
- 每班各安排二位導師,分別安排導聚或提供課輔時間等方式進行輔導。
- 建立導師輔導記錄,方便輔導成效追蹤。各班導師每學期都必須與班上學生進行五次以上晤談。
- 鼓勵學生參與社服活動,提供居住地或偏遠地區國中小學生之課業及升學資訊輔導機會。
- 每學年辦理音樂發表會,提供學生音樂才能發表機會。
- 安排助教心得分享會,表揚優秀助教,並請助教分享心得。
- 每學期開學後第六周辦理期初課程學習成效問卷,調查學生的學習狀況,供授課老師教學參考用。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前往
國立中央大學位於中壢交流道 – 中山高速公路62 km出口(往新屋方向),車輛進入本校要收費,每小時30元。
資訊工程系所在之工程五館旁有停車場可供停車。
火車
中壢火車站附近可搭乘公車或計程車直達本校。
火車時刻表: 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tip001/tip112/gobytime
高鐵
於高鐵桃園站下車
- 直達本校:搭乘132路或172路公車直達中央大學。
- 至市區轉乘:搭乘往中壢方向公車(至市區公車總站再轉搭往本校公車)
- 計程車:高鐵桃園站之排班計程車由台灣大車隊提供管理服務。服務電話:4058-8888或手機直撥:55688。
- 自行開車:約15-20分鐘抵達本校。
高鐵時刻表: https://www.thsrc.com.tw/
客運
可搭乘客運到達中壢火車站或新屋交流道附近後,轉乘公車或是計程車前往本校。
客運乘車資訊:
國光客運網址: http://order.kingbus.com.tw/ORD/ORD_M_1500_HomePage.aspx
國道客運9025A 網址: https://ebus.tycg.gov.tw/ebus
公車
中壢火車站附近有桃園客運總站以及中壢客運總站,可搭乘桃園客運的132路公車或是中壢客運的133路公車前往本校。
- 市區公車時刻表(暑假,6月21日至9月8日)
- 市區公車時刻表(學期,至6月20日)
- 公車校內站牌位置
校園導覽
中大牌樓
從中央大學大門開往學校進來,第一個看的就是中大牌樓,中央大學正門牌樓有「中大凱旋門」的美稱,全長600公尺中大路是從凱旋門進入正門的筆直大道。
烏龜池
位於男九舍前的噴水池別名為「烏龜池」,如花綻開的噴泉,在陽光下灑落波光粼粼,悠閒靜謐的池畔,成群烏龜正在悠閒地享受日光浴。
情人步道
沿著環校公路的松林小徑,全長約兩公里,由於寬度僅容兩人併肩而行,因此被中大人暱稱為「情人步道」。
太極銅雕
位於文學院草坪旁的太極銅雕,為當代雕塑大師朱銘的作品,「太極」為其早期的系列作品,富涵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中大極具象徵的人文景觀,是學子和民眾休憩最佳場所。